第31章 1978_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
艾泽文学网 > 带父母快穿后躺赢了 > 第31章 1978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1章 1978

  第31章

  田小芳被李大嫂蛊惑,心动不已,坐在河边陷入沉思怎么逼走方婉。

  要不怎么说人一起坏心思,那坏点子一个接一个的来呢。

  田小芳立刻想到了制造流言蜚语,破坏方婉的名声。

  考虑到没有依据的谣言不一定有用,她打算和方婉混熟后制造这个机会。甚至可以借机和李建丰接触,看看李建丰是不是会赚钱宠女儿。

  田小芳想的很美,打算趁着洗衣服的时候接触方婉,和她搭上话。

  等她第二天抱着全家的衣服在河边洗了一天也没遇到方婉,才从李大嫂处得知李婵家装了压井,方婉都是在家洗衣服,不来河边了。

  白做功夫了。

  李大嫂心底暗自笑她,笑吟吟地将方婉的性子和习惯详细和她说了。

  田小芳第一次失误长了教训,便先观察李婵一家的日常。

  这一观察,田小芳发现李家生活水平的确不错,隔三差五就能闻到肉味。

  李婵身上的衣服更是不止四套,换来换去一个星期不带重复的。手里零食不断,基本都是食品店里比较高档的吃食,有些田小芳都没尝过。

  李建丰每天下班就回家,时常带东西回家。

  李家的氛围很温馨,夫妻和睦,从没红脸过,方婉叫李建丰干嘛就干嘛,一点也没脾气。

  不论是家庭条件还是为人,这都让田小芳心动。

  田小芳开始接触方婉,这天她瞧见方婉在屋后菜地浇水,隔着篱笆打招呼道:“嫂子浇水呢?”

  方婉瞧她一会,才反应过来:“是田大婶家的小芳呀?你回娘家来看父母啦?”

  一听这话田小芳脸上笑容僵住,没想到自己回娘家这么久,方婉都不知道这事。

  她解释道:“我回娘家大半年了。”

  方婉想着这时候女人回娘家住这么久一般都是遇到了困难,不想揭人家伤疤,于是哦了一声继续浇水。

  田小芳等着方婉问原因,打算趁机卖惨,没想到她就哦了一声就没了,只好自己主动开口说起原因道:“我男人去年的时候掉河里淹死了,婆家见我生的是女儿就把我赶回娘家了。”

  当地太多女儿重回娘家,不出一月就又被“嫁”的事,田小芳在娘家住大半年气色好不错,说明娘家人不错。

  方婉道:“那你娘家人挺好的。”

  田小芳叹息道:“我爸妈容得下我,可我嫂子容不下我了,现在每天都要阴阳怪气的说我几句。”

  一个不熟的女人跑来和自己说这些话,纵是悲惨,方婉也有些莫名其妙。

  她打量了对方一眼,语气淡淡道:“你不想被嫂子说就搬出来住好了,反正村里有空屋,收拾一下还是能住的。如果不想搬出来,就勤快点。”

  说完她将水桶里最后一点水浇在地里,提桶走人。

  田小震惊。

  你不该走过来和我继续深入八卦,再谈谈人生,给自己出出主意吗?

  不是说方婉很善良还爱多管闲事吗,她不该怜悯自己,关心自己一下吗?

  只能说李大嫂带偏了她,方婉只管过李胜楠一次,那是原身看着长大的亲侄女,人又不错,关乎女人一辈子的婚姻大事才搭把手。

  像田小芳这种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,小了八九岁,还外嫁出去好几年,一点往来都没有的人,方婉没有接触的打算。

  听听八卦就算了。

  就算熟人这情况要不自己立起来,要不嫁人,哪个方婉都没法帮。

  接下来田小芳又寻了几次机会想和方婉接触,反而让方婉以为她有点精神问题,见到她就躲得远远的。

  接触方婉失败,她只好冒险直接接触李建丰。

  譬如想去县城,找李建丰骑车带一下。

  李建丰是去做生意,哪能带着陌生女人,何况这时候男女相处不比后世,得避嫌,不然有风言风语出来可就是会要命的。

  他果断的拒绝了,回家还将这事说了。

  方婉不以为意,道:“可能是在家里待不住。”接着将她死了男人回娘家现在被嫌弃的事说了。

  李婵也说道:“妈,我在咱家附近看到她好几次了,我还感觉她老是在打量我。”

  方婉这才心头升起疑虑,“她也和我接触了几次,不会咱们露出蛛丝马迹被她察觉了?”

  李建丰想了想,道:“最多发现我去黑市做生意了,不过这现在越来越松,黑市几乎成集市,被发现也不碍事。”

  不过这样的确让人不安心,李建丰思索片刻后道:“这也提醒了我,咱家养两条狗看门,这样来人了也能知道。”

  一听家里要养小动物,李婵高兴道:“我想养只猫。”

  现在正是小猫小狗下崽的季节,李建丰带着李婵去一户猫狗都下崽的人家要。

  对方正发愁猫狗送给谁呢,毕竟猫狗要吃饭的,养不起这么多,有人要自然一口答应下来。

  不过这会猫狗都没满月,最快也得等半个月,便让李建丰等满月来抱。

  李婵念道:“婶婶,我想要那只黄毛和黑毛的小狗,猫猫要橘色那只。”

  “行,给你留着。”

  自从发现田小芳的异常,李婵一家格外注意自己的言行,更避免和对方接触。

  方婉寻思这也不是事呀,便找田大婶提醒她关注女儿的精神问题。

  田小芳近日时常不见踪影,孩子都丢给了妈妈带,田家的嫂子以为她故意躲懒,借机逼婆婆为田小芳找人家。

  等田小芳回家,田大婶便拉着女儿谈心,问她最近在干什么?然后将方婉上门找她告状,她嫂子逼她田小芳找人的事说了。

  田小芳暗骂方婉多事。在田大婶的逼问下,她才含含糊糊的将自己的念想说了。

  一听这话,田大婶震惊不已,怒骂道:“你是猪油抹了心想屁吃!”

  “人家建丰一家的日子过的和和美美的,你去掺和什么?你也不看看你自己的模样,又不是什么天仙,人家为啥会娶你?人家有钱,真离了,娶个黄花大闺女不比你强!”

  田小芳早预料到家人的反对,但没想到母亲会这般痛骂自己,不禁痛哭道:“李大嫂说公婆都看中我,我才这么想的。”

  “李大嫂这个坏东西的话你也信!李家公婆偏心,当初闹分家闹的母子离心,公婆看中你有什么用!何况还不知道真假!”田大婶爱八卦,就早将李家的事扒的一清二楚,哪不知道李大嫂是想哪自家闺女做筏子呢。

  田大婶气坏了,在屋里来来回回的走,想找李大嫂算账,但又不能去找,闹开的话,女儿和田家的名声就坏了。

  被人算计,还不能找对方算个痛快,真是郁闷呀!

  满肚子怒火的田大婶狠狠打了女儿胳膊一巴掌,气呼呼道:“幸好你还没做出来丑事,万一闹出来,你还能嫁远远的,咱们还要再村里生活的,到时候怎么做人!”

  田小芳咬唇道:“妈,建丰能干会赚钱,性子还好,反正”

  “反正你个头!你赶紧断了这个念头,人家再好也和你没关系。”田大婶打断她的话,狠狠掐了女儿的胳膊,怒斥道:“你这个死丫头,是想叫我们这一大家子在村里没脸见人吗?你要是敢做这种事,我就和你断绝关系。”

  “从今天开始你给我在家好好带孩子,我马上给你找人嫁出去!”

  田小芳低头默默流泪。

  田大婶看出来女儿是一心吊李建丰身上了,心头恨死了蛊惑女儿的李大嫂。

  为了防止闹出丑事,田大婶只好将这事和家人说了,顾不上能分到的那点地,田家火急火燎的找了远处的人家将女儿嫁了。

  田小芳想找机会跑出来向李建丰倾诉自己的一番心意,可田家人将她锁在了屋里,直到嫁人那天,连婚礼都没办,只自己一家人草草吃了顿饭就送走她了。

  田小芳是哭着被男方接走的。

  有了这档子事,田大婶从此杠上李大嫂,到处说李大嫂的闲话。

  李大嫂没料到田小芳竟然把这事和家人说了,更没想到田家这么果决利索的将女儿嫁的远远的。

  纵使知道是田家人在败坏自己的名声她也不敢多嘴,毕竟她也不无辜,万一爆出来她也倒霉。

  只恨田小芳没用,白费她的一番心思了。

  ————

  李婵一家还不知道背地里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,生活依旧幸福。

  李婵依旧保持着第一名,林福宝还是那样,倒是李金宝上学期努力了两月,年后开学固态重发,期中考试又只考了十几分。

  让李家人好一顿念叨,嫌他没用不争气。

  分田政策出来没多久,通河坝开始丈量土地并划分。

  五月中旬开始分地,男人可以分一亩地,女人只有半亩。

  李婵家分到了两亩地。

  自从分地开始,村里天天都有人闹。

  无他,一家能得多少亩是有数的,可这田地也有上下之分。

  像李婵家附近的竹林地贫瘠,打理费时费力,谁都不想要。

  同样是上等田,靠近水源的地和离河边老远的地又不一样了。

  村里本来说抽签,可抽到好地的人家笑,抽到不好的人家也不干。

  最后村里将靠河边的上等地和贫瘠的下等田给分成小块,尽量一家一块,谁也不吃亏,谁也不占便宜,这才在夏收开始前分好。

  这个夏收大家很有勤快,都想早日拿到自家的地开始新生活。

  李婵家分到的地,三分地在河边,五分地是竹林地,还有一亩两分地不好不坏。

  李建丰和方婉商量了一下,打算竹林地种果树,其余的地搞大棚蔬菜。

  为此李建丰将河边的三分地和人家换了,这样子一亩五分地都在一起,方便管理。

  塑料膜、大棚钢管支架、种子、农药空间里都有,不过只有种子和塑料膜足够,其它的都不多了。

  毕竟上辈子夫妻俩就是搞大棚种植的,这些常用的东西家里都有多余的备着。

  为了降低成本,大棚的支架李建丰选择用竹子的,当地竹子多不值钱,李建丰直接花钱从村里买了一片竹地。

  当村民们在播种,李婵家在不急不忙砍竹子,见那么一大块地空着,李老二上门催促道:“老三,你们家咋还不种地?再不种就晚了。”

  听李建丰说打算大棚蔬菜,李老二一脸懵逼道,“大棚蔬菜是啥菜?”

  见李老二都没听过大棚蔬菜,李建丰只好从头说起。

  李老二还是一头雾水,不懂这个大棚为啥能保持温度,让蔬菜在冬天也能长。

  不管这到底是啥东西,李老二还是明白了李建丰不打算种粮食,焦急道:“你瞎胡搞什么呢!你不种粮食,到时候你拿什么交粮?”

  现在不像后世上面给种地的农民补贴,集体每年收粮都要先交粮食到粮库的,交完了指标剩下的才是村民的。

  地分给各家了,交粮食还是要交的,只是从集体变成了个人。

  李建丰不慌不忙道:“二哥,我心里有数。”

  他打算买粮食交粮。

  村民们得知李建丰要搞什么大棚蔬菜,都不信冬天能种菜,纷纷等着看笑话。

  当村民们种完,玉米开始冒芽,李婵家在处理竹子,村民们嘲笑;当村民们在地里除草,李婵家在搭棚子育苗,村民们嘲笑;当村民们秋收,李婵家在种菜,村民们疑惑复杂;当村民们在家猫冬,李婵家开始收获,村民们惊诧与嫉妒。

  只有李老二虽然不看好兄弟的打算,但更怕他血本无归,空闲时会来帮帮忙。

  李建丰夫妻俩的确有点忙不过来,前期育种后期要移植,每天浇水都得人力提,再加上除草,忙得很。

  有人帮忙也好,李建丰索性叫他把二嫂也叫来,给两人一天一块钱的工钱,还包饭。

  李老二推脱不要,李建丰说不要钱就不用他帮忙,这才收下了。

  有人帮忙,夫妻俩轻松了许多。

  李婵家种了半亩黄瓜、半亩圣女果,一亩草莓,从11月开始收获。

  当地11月已经是穿棉袄的冬季,家常蔬菜基本就是白菜萝卜。

  村民们有想买点尝尝的,得知李婵家的卖价立刻打消了念头,摇头晃脑酸道:“真是敢要价,三块钱一斤的黄瓜,五块钱一斤的西红柿谁会买?等到季节,一分钱一斤我都不买。”

  至于十块钱一斤的草莓,他们只听过没尝过,现在还是头一次见,红通通的瞧着好像很好吃的样子。

  李婵家也没打算卖给苦哈哈的村民,这是专门为城里有钱人准备的,除了自家吃,也就给老宅、李勇李飞家,村长家每种送了一斤,其余人都没份。

  李大嫂过来多要些草莓,都被方婉拒绝了。

  如预料的那样,李婵家的菜一上市,立刻成了爆款,纵使价格昂贵,也分分钟卖光,尤其是数量稀少的草莓,更是10块钱一斤的天价,还是供不应求。

  有人更是直接跑到通河坝买,想要将所有菜都包揽了。

  李婵家想要从中掺空间里的菜,让人包了还怎么往里掺,直接拒绝了。

  村民们眼睁睁看着自己以为会卖不出去的天价菜被骑着自行车、摩托车、甚至是开着小轿车的城里人来通河坝买走,只是粗略一算,就知道李婵家这个冬天至少能赚几百块,顿时眼睛都嫉妒的发红。

  这会想起之前嘲笑人家的场景,都觉得脸红。

  不少村民亲自上门打探李建丰赚了多少钱,李建丰已经赚了三千块,预计接下来还能赚两倍。

  想了想,李建丰便说自己赚了有一千多块。

  轰!

  一千块!

  多钱村民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五百块,之前还是眼红,这会儿已经彻底疯了。

  李建丰看他们一个喘粗气,眼睛发亮,目光炙热,知道他们利益上头了,大声问道;“知道赚了一千块,你们是不是眼红,是不是嫉妒的发疯?”

  李飞言不由衷道:“我们哪能嫉妒你,我们就是就是羡慕。”

  小飞,你这样我可瞧不起你了,你说这话你摸着良心,你自己信吗?我不信,你们信吗?”

  “哈哈,不信。”有人笑了。

  李飞只好承认道:“我是有一点眼红,就亿点点。”

  李建丰笑道:“眼红就对了,我自己都眼红。”

  “我知道你们有的人估计心底已经有了坏主意,说不准今天半夜就跑到我家大棚干坏事。”

  “不过我不怕,自从挣钱我就带狗睡在大棚里看着了,有人靠近狗就叫了。”

  “我们才不干这事。”村民否认。

  李建丰继续说道:“大家安静一下,其实我可以说我只赚了几百块钱,只要我不承认,你们没有证据,光怀疑心里也好受点。”

  “但我为什么要说出来呢?为了让你们眼红吗?”

  李飞问道:“是啊,建丰你为什么说出来?”

  “就是为了让你们眼红。”李建丰开了句玩笑,随即转折道:“我让你们眼红不是想让你们给我下板子,我是想带你们发财。”

  “带我们发财?”李飞真是个好捧眼。

  李建丰点头道:“没错。”

  “冬天缺菜吃,大家都懂,光临河县一个县就几十万人口,想想一个冬天需要多少菜?”

  “这个钱我是挣不完的,你们都是我一个祖宗的相抵,我可以带着大家一起挣!”

  “真的假的?”李飞不相信李建丰居然会主动要带大家一起挣钱。

  李建丰敲了下李飞的脑瓜子,声音宏亮道:“我一开始的时候就打算带大家一起挣钱,带大家脱贫,可我一开始为什么不找你们干?”

  “因为你们不会相信搞大棚蔬菜挣钱!”李建丰顿了顿,“当初我搞大棚蔬菜,你们多少人在背地骂我傻子,不务正业?我那时候叫你们一起干,你们谁会干?”

  李建丰指着李飞,问道:“小飞,你会吗?”

  李飞摇了摇头。

  李建丰指着李勇,问:“那勇哥你会吗?”

  “不会。”

  “瞧,你们都不会,现在我为什么要让你们眼红你们知道了吗?因为只有这样你们才会想跟我干,不然我把自己吊你家门口逼着你干你都不干。”

  众人又是哈哈大笑。

  李飞佩服道:“还是建丰你聪明。”

  李建丰摇头道:“不是我聪明,只是想一想就知道的问题。大棚蔬菜搞起来也是不小的本钱,你们不知道挣钱又怎么会搞?”

  大家都是苦哈哈的农民,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,不赚钱怎么会舍得投钱在里面呢。

  “再说大棚蔬菜你们看着简单,但是育苗种植上肥打药里面都是学问。”

  有人问道:“建丰,现在我们能不能也搞大棚?”

  李建丰道:“能搞,但是现在都12月了,等你们搞完大棚再种有点晚呐,只能终点速长的蔬菜。而且你们地里都种粮食了,毁了太可惜了。”

  一提到需要毁粮食,大家这才放弃。

  李飞算了算,说道:“我们家菜园现在空着,家里人口也多,弄个小菜园应该来得及。”

  李建丰道:“也行。”

  李飞看向李建丰,咨询道:“建丰,你觉得我种什么菜好呢?”

  说起种菜,李建丰如数家珍道:“水芹、小白菜、葱、菠菜、生菜都是一个月就能成熟,你可以混合着种一点,如果快的话,正好年前上市。”

  村民们心动了,寻思自家的菜地也空着,弄块小的大棚,自家过年的时候吃点蔬菜也不错呀。

  李飞想到大棚最重要的膜,忙追问道:“建丰哥,你从哪里买的塑料膜?”这就建丰变建丰哥了。

  李建丰早就打听清楚了,说道:“这得去省里买,咱们这买不到。”

  李飞道:“建丰哥,你能不能帮我买些塑料膜?”

  李建丰摇头道:“我不能帮你买,可以带你去买。”

  他解释道:“反正你以后都要自己买的,不如一开始我就带你走一趟,正好给大家做个例子。不然以后大家都找我帮忙买,我也忙不过来呀。”

  以后村民总得自己忙活所有东西,他带个挣钱的路子就行了。

  “那成,麻烦建丰哥了。”李飞感激道。

  这时候的塑料膜也是紧俏的物资,需要票,李建丰帮忙从黑市收购了票,又疏通了关系,这才顺利买到了合适的膜。

  买到东西,李飞家顿时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,纵使天寒地冻,也挡不住他们火热的心。

  在李建丰的指导下,李飞家顺利地将搭出一个三分地的大棚,并种上了涑长的水芹和小白菜。

  正好赶在了新年前上市,赚了一笔。

  村民们眼瞧着有人跟风赚到了钱,终于放下心来,打算明年也跟着种。

  李建丰顿时成了村里的香饽饽,村民见到他招呼打个不停,李飞这种被带着赚钱的人家,更是热情,出棚的菜第一把都先给李婵家送去。

  林家同样眼热不已,毕竟林家赚钱的人多花钱的人也多,尤其是盖了砖瓦房后家里钱财空了大半,见李建丰大赚一笔,便也打算跟风。

  林家寻思自己也种了一辈子的地,不就是搭个棚子在里面种菜吗,道理都一样的,你能自己种出来,我也能种出来。

  另一边老宅,李家人也在讨论李建丰种菜赚了1000块钱的事,李大嫂语气酸溜溜地说道:“老三真是能干,就是胳膊往外拽,赚钱的事不先教亲哥哥,反而教了外人,真是不知道该说他大气还是傻呢?”

  李建丰当兵十年才寄回家1500,现在半年就赚了1000。

  李老大眼红的发慌,闷声道:“我听老二说,老三不止赚了1000,给他的红包都有两百块钱。”

  “爸,老三赚了这么多钱,孝敬钱是不是该多给点?”李大嫂尖声道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izew.com。艾泽文学网手机版:https://m.aizew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