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3章 第113章_望春山
艾泽文学网 > 望春山 > 第113章 第113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3章 第113章

  无弹窗,更新快,免费阅读!

  在吴玉堂来看,定波这个地方属于一个不太让他劳心费神的地方。

  尤其自打他上任以来,治下寇乱屡屡让他心力交瘁,这时候定波这个地方就凸显出来,事少

  不管到底是地利之因,还是其他别的缘故,事少就是好事。

  当然事少也有事少不好的地方,就是真有事时,上面总会报有一些侥幸心。就像之前钱县令向府城求援,吴玉堂看看治下各地,你说你这危机,还有比你更危机的地方,你说你惨,还有比你更惨的,就先别抱怨了,自己先扛吧,扛不过再说。

  可定波不光扛过来了,还连着扛过来两次。

  上一次吴玉堂借着定波的战报,可是在周边各府狠狠地露了一把脸。如今战报又来了,在一片混乱中格外独树一帜,这可不是地方卫所打赢了倭寇,而是地方民兵的战功。

  吴玉堂觉得向上面报战功时,可以借着此事向兵部多要一些拨银。既然要建巡检司,自然有人还得有银子,没银子不可能他自己掏腰包,他也掏不起。

  可上面拨银怎么拨,是先拨还是后拨,是拨多还是拨少,里面的学问太大了。

  你想多要银子,还想早点拨下来,自然需要点独树一帜的东西。

  另外,他恐怕还要面对地位卫所诘问,吴玉堂作为地方主官,平时少不了和卫所打交道,太清楚这些人的秉性了。

  如今兵部把设置巡检司的权利下放给地方上,尤其又是在这个时候,搁在对方眼里就是在他们碗里捞食。他们肯定少不了借机刁难,或是直接借地方官不懂军务越俎代庖,这时候就需要有人让他们知难而退。

  打定主意,吴玉堂招来书吏,他想见一见这个屡次出现在定波战报上的人薄春山,定波县民兵团长,兼典史。

  这次民兵死伤这么多人,不过自愿来当民兵的县民很多,倒也补充了人数,甚至有远远超出。

  吃了一次兵力不够的亏,这一次薄春山打算多招些人,地方民兵人数限额是不能超过三百,他打算就按三百的人数来招。另外,萧山卫的两百精兵还没走,他打算趁着能用就多用些,他请于总旗带着人帮他训练三班中衙役和民壮。

  可以料想寇乱暂时不会消停,只有把所有人都动用起来,才能在这乱世中求存。

  他甚至还把帮各乡镇村训练民兵的事,也托付给了于总旗,算是把人用到了极致。不过于总旗倒也没说什么,可能他这趟来的目的本就还有此。

  “其实还可以训练一批弓兵,若是队伍中有弓兵,也许这一次不会打得这么艰难,伤亡也不会如此严重。”于总旗道。

  那些重伤的民兵虽后续都没有出现死亡,但因为伤势太重,至少要休养三个月以上,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。

  薄春山苦笑道“这事其实熊大哥说过,但朝廷不准地方私自畜养弓兵,甚至弓箭都不可超过一定数量,再加上训练弓兵耗时太久,短时间不一定能起上作用,所以”

  于总旗忙歉道“我倒忘了这件事。”

  他是惯性以军队将士的角度思考,倒忘了朝廷对兵权管控严格,最是忌讳地方上畜养私兵,不光弓箭,甚至私藏铠甲都是大罪。

  “也是,熊头儿和钟军师都在这,他们应该也不会出这种疏漏。”他略有些感叹道。

  于总旗和熊瑞、钟山都熟识,且关系都还不错,大抵于总旗资历比他们要浅许多,所以待二人一直十分恭敬,包括这次来的那些精兵也是。

  两人又说了会儿话,薄春山便离开了。

  下午时,钱县令派人来找他,说是府台大人要见他。

  “府台大人要见我”薄春山诧异道。

  钱县令也没做隐瞒,大致将最近各州县的局势说了说。

  总体来说,倭寇并没有大队人马流窜进明州府,多是一些人数不多的小队人马,可即使如此,也给府下各州县造成了极大的恐慌和损失,卫所也没少派兵力四处剿倭,但关键没见出有任何成效。

  定波这份战报也是近期明州府下唯一的捷报,府台大人估计也是基于此才想见薄春山。

  当然这也是其中之一的原因,至少钱县令是这么认为的,所以在说完这些之后,他又跟薄春山提了朝廷下了诏令,准许在地方设置巡检司,言语之间虽没有直说,但多少有点吴府台要见他可能也是因为此事的原因。

  钱县令也没想到,他前脚还在想薄春山前途不止于此,后脚就有好事上门了。

  “去了后,你可得好好把握机会。”

  “多谢大人提点。”

  薄春山去了一趟府城,回后来喜忧参半。

  顾玉汝好奇问他怎么了,怎么走之前还当着她的面说他可能要升官了,回来却成了这副样子

  薄春山也没瞒她,将去府城以后的经历大致与她说了下。

  吴府台见到他后,不光对他大加赞赏,还十分赏识他,一通场面话说完,吴府台进入了正题。

  不出钱县令的猜测,吴府台见他果然是因为设置巡检司的事。

  当然这是好事,毕竟要被提拔了,可被提拔的同时也代表这担子不好接,不然人堂堂一个知府,何必与你一个小小的典史做这么多表面功夫

  吴府台也没多做隐瞒,说如今万事开头难,如今各县都自顾不暇,抽不出也不可能抽出人力组建巡检司,他想来想去这事只有定波县的民兵团能胜任。

  照吴府台所想,他不想让巡检司也沦为地方卫所的囊中之物,是时只会演变成卫所附属,设置巡检司的初衷就被违背了,只会陷入死循环。

  只从这简单的几句话中,薄春山就看出吴府台大抵和地方卫所有龃龉,可吴府台也没说错,地方卫所就是护佑当地百姓民众,自身职责都无法履行,旁人质疑也是理所应当。

  可能鉴于军政是两家,吴府台不好说得太透彻,但显然他知道的内情也不是一星半点,才会想撇开卫所自己干。而薄春山早就从熊瑞等人那儿得知沿海一带的卫所荒废,军官们侵占屯田,肆意欺压底层士兵,以至于逃兵日盛,冒名吃空饷都是惯例,许多卫所军纪败坏、军备废弛,士兵们常年不训练,只知拿着锄头种田,又哪里打的赢倭寇。

  所以他也明白吴府台为何会如此。

  吴府台的想法是,既然设置巡检司,开头第一炮自然要打响打好,不然可能会被地方卫所找到理由诘问,以至于被越俎代庖。

  这个重任他就交给薄春山了,他打算在定波和姚县、慈县三县之间先设置一个巡检司。

  这三县毗邻,又以运河为轴线,可恰恰姚县慈县两地毗邻宁州府,同时慈县又临海,倭寇登陆明州府多由此地,所以这两地也是明州府治下最深受寇患其害的地方。

  明州府下有一县城被破,就是慈县。

  薄春山当初研究倭寇会从何处登陆,可没少看明州府的舆图,甚至两浙舆图他也有幸从邵千户见过一次,除了觉得新奇外,也觉得此物有大用,后来邵千户专门从别处弄来了一份旧的给他,如今被重新裱过悬挂在民兵团里。

  若薄春山没有见过舆图,只是对两地有个大概的方向,他可能也不会太慎重其事,可他恰恰见过舆图,还没少看,自然知道吴府台等于这是把明州小半个门户交给他了。

  见薄春山面露难色,看来此人也不是狂妄自大之辈,也是清楚自身斤两。

  吴府台反而对他又欣赏了一分,安慰他道“只说在这三地之间设置巡检司,也不并不是说把所有重担都压给你,巡检司初建,哪能担当起大任,不是还有卫所在。”

  这话乍一听也没什么,可要是细琢磨就能琢磨出其中的意思,用薄春山的话来说,吴府台的意思让巡检司先苟在卫所后面发展,有事卫所先挡着,反正也没人指着一个初建的巡检司能做出什么成绩。

 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,薄春山自然当仁不让。

  因为还要就着设立巡检司一事和吴府台商议,所以薄春山在府城留了两日,这期间来了个地方卫所的军官,薄春山看模样穿着是个千户,后来经由吴府台介绍,果然是个千户,这千户是就朝廷让地方设置巡检司的诏令而来。

  吴府台既然心中早有酌量,自然不难应付。

  他面上带笑,各种太极,又把薄春山叫过去,和对方介绍了一通,其中格外夸赞了薄春山带领的民兵团战功赫赫,甚至兵部那儿都有耳闻之类。

  闻弦歌而知雅意,这千户也不傻,虽是面色难掩不忿,也心知一时半会是拿吴府台没什么办法,只能转身离去。

  薄春山再度苦笑,心知自己这个巡检使是还没上任,就把人得罪的差不多了,不过他倒也不惧就是。

  薄春山会接下这个差事,自然不是有天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觉悟,而是在来之前,由于钱县令的提醒,他就专门去请教了一番熊瑞等人。

  这巡检司乍一看不起眼,初建只是朝廷为了扼要道、验关津、察奸顽而捕私邪,弥补官府及地方卫所,对关津要塞之地掌控不足。在大晋初建朝之时,很多地方州县都设有巡检司,甚至一度沦为帮州县侦缉捕盗只用,后来朝廷撤去了许多地方的巡检司,谓之凡非要地者悉罢之。

  后续许多年经过一系列裁撤和增添,统管权利又收回给了兵部,如今的巡检司是两极分化,有些地方因为当地形势,巡检司只是沿路盘查奸细逃犯等,有些却身负重任,诸如两淮之地缉拿私盐贩,川贵等地提防土族叛乱及剿山匪等等。

  兵力也有所不同,小的巡检司人数不过百十来号,弓兵不超过三十,大的巡检司兵力最高可达五千,不光可以拥有弓兵,甚至可以拥有砖城、墩堡等等军事建筑,比起一些守御千户所也不差,最大的巡检司甚至可以媲美一个卫。

  现在薄春山就想名正言顺的扩兵,哪怕明知道这活儿不好干,还要得罪人,他也不能放手。

  当然除过这以外,巡检使是九品的官衔,虽然官小,但若是他能做上的话,等于是从未入流无品级进入到有品级阶段。

  这些官面上的事,顾玉汝也帮不了他什么,既然他已拿定主意,那便做就是。

  而她可能是最近日子安稳,肚里的孩子也闹腾起来,之前日子浅的时候,她也没有害喜的反应,如今反倒莫名其妙害喜得厉害。

  是吃什么都不香,闻到不合适的味道还会呕吐,薄春山也知道这事,不想拿烦心的事让她分神,平时倒也少与她说外面的事。

 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,更优质的阅读体验,书架与电脑版同步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aizew.com。艾泽文学网手机版:https://m.aizew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